- 2016年瑞典游戲行業收入15.4億美元 游戲覆蓋全球十分之一玩家
- 發布時間:2017/11/08 來源:沃樂
-
9月5日消息,據《瑞典游戲開發者索引》( Swedish Game Developer Index)報告的2017年版本顯示,去年瑞典游戲行業收入達到13億歐元(約合15.4億美元),與2010年行業收入規模(1.24億歐元)相比增長了950%。
報告指出,在總體收入規模達到1080億美元的全球游戲行業,瑞典扮演著重要角色。瑞典不僅涌現出了一批知名游戲公司,許多國際大廠也在瑞典開設工作室,他們包括微軟、育碧、Bethesda、EA和Rovio等。
瑞典在2012年擁有145間游戲工作室,這項數據至2016年增長到了287,雇員人數則由1967上升到了4267。在瑞典,這些公司面向PC、主機、移動等平臺制作游戲,其中大約10%還在投資虛擬現實領域。
據瑞典游戲行業機構預測,在全球所有游戲玩家中,平均每10人中就有1人玩過瑞典制造的游戲。
“瑞典擁有許多偉大游戲開發者,如果有需要,我們還會招聘更多。目前我們致力于吸引海外人才,某些瑞典公司在紐約、洛杉磯、倫敦和柏林等城市設有辦公室。”瑞典游戲行業發言人佩爾·斯托姆巴克(Per Stromback)在一份聲明中說,“瑞典是全世界最適合經商和宜居的國家之一,開發者們正在比過去更努力地工作,以吸引來自全球各地的游戲創作者。”
報告稱絕大部分瑞典游戲公司實現了盈利。在瑞典游戲行業的總收入中,大約25%來自中小規模公司(公司雇員不到50人,或介于50~250人之間)。2012年瑞典游戲行業的凈利潤為3600萬歐元,這項數據在2016年增長到了8.65億歐元(約合10.2億美元)。
2006~2016年,瑞典游戲行業收入規模的年復合增長率約34%。《戰地1》《我的世界》《模擬山羊》《全境封鎖》《瘋狂的麥克斯》《星球大戰:前線》《Payday 2》等知名游戲都由瑞典工作室創作。
來源:游戲陀螺